永历通宝是南明桂王政权的铸币。《三藩纪事本末》对此有较为明确的记载:“永明王神宗孙,避于梧州,于丙戌改元‘永历’”。这时的中国正处于明末农民战争之中。和兴朝通宝一样,是乱世的产物。永历通宝是南明政权的铸币,它在很多特点上都与兴朝通宝相似,属于“滇派”风格--钱文多出自匠人之手,因此字体古拙朴素;内郭、外郭都较其他钱币较宽。接下来,马甸收藏网的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永历通宝背一分价格与历史价值。
永明王 (朱由榔) 乃明神宗朱翊钧孙、桂恭王朱常瀛少子。1646年在广东肇庆即位,建元“永历”。1652年,永历帝迁往贵州省安隆所 (今安龙县),因永历移住之故,改为安龙,成为抗清指挥中枢要地。永历小朝廷初建时,便与张献忠余部孙可望、李定国联合抗清。盛极之时,曾掌控广东、广西、湖南、江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等广大地区,中兴或可有望。惜乎朱由榔无所作为,软弱昏聩,加之朝臣派系林立,将帅居功骄恃,相互倾轧,纷争不断。致使清军乘隙而下,大举南犯。吴三桂又卖祖求荣,与清军三路合围,永历帝只得弃安龙,一路凄风苦雨西奔,流离惊窜。出逃缅甸,缅王在吴三桂大军压境之下,将永历帝献出,康熙元年 (1662年),奸逆吴三桂在昆明用弓弦将其绞杀,在位十六年的永历皇帝时年39岁。风雨飘摇中的南明永历小朝廷最终落下帷幕。
郑成功威震东南沿海,但大部分时间奋战在闽南。“永历通宝”的流通地域,主要在闽南和台湾。闽南归清控制后,“永历通宝”还继续流通。据《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十九年十二月,福建总督姚启圣疏言:请予漳州府设炉鼓铸,钱背用漳字。其民间所用前明小钱,给价收买销毁。从之。”这样,“永历通宝”自顺治九年至康熙十九年在福建流通达29年之久。
而“永历通宝”在台湾的流通应该是在台湾收复后(1662年)开始的,一直沿用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流通时间达27年。
《永历通宝》该钱直径34.23厘米,重7.13克;背面竖列“壹分”币值,值银壹分。南明时期,因国家骤乱,铜钱错杂,物价朝升夕降,难以稳定,民众皆舍铜用银。该钱铸工精良,文字劲朗。持手把玩,南明永历一十六载痛史宛现眼前!由于当时的清军已经入关多年,导致当时社会动荡,物件不稳,钱币不统一,《永历通宝》存世量稀少,臻品难求,此枚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