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苏联代印第二版人民币,还你一段真实的历史(一)

2019-07-11 03:01:58
作者:用户投稿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曾请苏联帮助印制第二套人民币中三种面额最大的纸钞。当时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把如此重要的事情去请苏联代做?一批已向公众开放的外交档案,揭开了半个世纪前的这些绝密内幕。

        我国第一套人民币自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起发行,由于这套人民币采取多地区分散设计、制版、印刷和分地区就近发行的办法,因此缺陷较多。主要是内容繁杂,主题思想不突出、不明确,图案既有反映工农业生产的劳动场面,也有反映交通运输的场景、名胜古迹等等;钞票种类多,面额种类差别大,最小面额为1元,最大面额达50000元;单位价值较低,纸张质量较差,券别种类繁多,共有12种面额62种版别,文字说明单一,票面破损较严重。印刷技术各异,从石版、凸版、胶版、凹版到胶版、凹版套合均有,油墨、纸张就地取材,导致印制质量参差不齐,有的钞票相当精美,有的比较粗糙。从整体上来说,防伪性能较差。

       

        1952年4月初,为了健全货币制度,我国政府作出了改革币制的决定,发行新人民币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开展。但受当时物质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只好请“苏联老大哥”帮忙。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南汉宸亲赴莫斯科,于4月6日与苏联方面谈妥了代印人民币的意向。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印制局贺晓初副局长和陈邦达等人留在莫斯科,与苏方接洽具体技术问题。1953年2月初,中苏双方就钞票印样、数量、交货时间等事项签订合同。

        周恩来总理亲自指挥了中苏双方的商谈和有关事项的签约全过程。档案记载:“张大使(向苏财政部长兹维列夫)申明:系受总理委托而来”。

        张闻天大使曾对兹维列夫强调:“由于我东南边疆,台湾的蒋匪及美帝常以伪钞输入捣乱,因而防假要求更为重要。我们要求将使用于卢布上的技术用于我国新币上……要像卢布5元、10元上的花纹那样好”。

        最初,我国政府向苏方提出的印制票面额为100元、50元、10元、5元四种,总金额位40亿元。7个月后,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电报,通知苏方改变印制方案,提出钞票票面“采用不超过3元和5元的票面”。兹维列夫表示,钞票面额改小,总金额反而加大到45亿,印钞工作量将相当于原计划的3倍。

        当时的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叶季壮解释说:“政府曾再三考虑过……现在改变的计划势在必行,仍望苏方多多帮忙”。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