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邮票蓝军邮

2020-12-14 17:21:43
作者:用户投稿

  在1994年11月16日北京邮品拍卖会上,一枚面值8000 元(旧币,合现币8分)的〈蓝色军人贴用〉邮票(简称“蓝军邮”), 被人以80万元高价买走,这枚原定于1953年8月1日发行的 邮票创下新中国邮品拍卖最高纪录。军邮的研究价值、收藏价值及欣赏价值再次引起世人关注。从8分到80万,由此不难看出这位“新中国珍邮之王”的高贵身份。

  早在炮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军事邮政就活跃在人民军 队的战斗行列中。

  1949年12月28日,在北京闭幕的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就 议定军邮组织决定继续存在”,“军邮免费问题各地不同,应只 许平信免费,其他可酌情优待,以后详细研究再行规定。”

军用邮票蓝军邮

  此后的近三年时间里,各有关部门就军邮邮票问题进行了 大量的论证和筹备工作,最后规定设计一种军用邮票图案”, “数量为一亿枚”。

  当设计图稿通过以后,承担此种邮票印刷任务的北京人民 印刷厂很快拿出了邮票印样。邮政总局邮票处审查邮票印样后 正式批复:“军人邮票底纹之紫红色,经研究不够美观,请用其他 颜色试印看看。”据此,工厂改变了底纹颜色,印出了紫红色、翠 绿色、橘红色、棕色和蓝色5种样张。经军委总政治部和通信部 审定,采用橘红色、棕色、蓝色图样,这便是以后集邮界所说的 黄、紫、蓝等三种军邮。邮票上中部是十分醒目的“八一”军徽, 周围衬以庄重的蓝色底子,下面分别印着“军人贴用”、“800元” 等字样。

  物以稀为贵是事物的一般规律,在集邮的行当里,这个规律 表现得格外明显。人们常用“珍罕”一词形容某些邮票的珍贵。 珍罕珍罕,珍邮必罕,无罕不珍。大凡邮票中的珍品,都离不开一个“罕”字。

  中国一号珍邮、淸代发行的“红印花小壹元”,最高拍卖价 22万美元,国内外编写的任何一本珍邮目录都把它摆在突出的 位置。它的存世量是多少?原来说32枚,邮票收购家们经过翻来覆 去的研究,前几年又新发现了 1枚。总共33枚邮票,却有世界上许多颇具财力的大集邮家在追逐、在争夺,能不身价百倍吗?

  “蓝军邮”为什么能卖出80万元的天价?为什么被冠以“新 中国珍邮之王”的桂冠?最主要最根本的也是一个“罕”字。据 说,流入社会的“蓝军邮”仅有几十枚。

  当年第一批“军人贴用”邮票印出以后,军委总参谋部、总政 治部、总后勤部联合发文,对此枚邮票的发行和使用问题作了规 定。邮电部朱学范部长随后签发了关于发行“军人贴用”邮票事 项的通知。

  邮票印出了,规定作出了,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军委通信部的领导同志在下部队时,发现对使用“军人贴用“邮票有巧少 反映,譬如担心发生泄密问题;邮票使用范围不好控制,很‘易 流到不享受优待的人手里;部队实行供给制,每月两枚邮票不够 用怎么办。如此等等的问题,难以一下子解决,通信部为慎重起 见,决定“军人贴用”邮票延期使用。后来,这些问题始终没有找 到解决的办法,“军人贴用”邮票就由延期使用实际上成了停止 使用。通信部向总参谋部报告“拟将现存之邮票予以焚毁”,黄 克诚副总参谋长在报告上批示“已无办法,只有焚毁”。

  军令如山。我军各部队立即执行上级命令,把本部收到的邮票集中起来统一销毁。但是,在邮票被批准销毁之前,有些已 经发到部队用来贴信。在销毁的指令发出后,也有个别单位管 理不严,致使少量邮票散落到社会上,其中“黄军邮”最多,“紫军 邮”次之,“蓝军邮”最少。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由于当时的印 刷能力不足,三种颜色的军邮不是一次印出、下发的。“黄军邮” 最先印出,因而下发部队的时间最早,数量最多。军以下单位都 收到并使用了“黄军邮”。它散布的面最广,外流也最多。“紫军 邮”印得晚一些、少一些,只发到了包括华东军区在内的大军区一级机关,散布面比“黄军邮”小,外流数量也就比“黄军邮”少得 多。“蓝军邮”印出最晚,以致还没来得及往下发就停止使用了, 流到社会上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