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周元通宝版别及知识的介绍

2021-05-26 17:01:38
作者:用户投稿

  【五代-周元通宝】


  一、基本信息


  周元通宝是五代十国货币,始铸于周世宗显德二年(公元955年)。世宗显德二年(955)始铸。仿唐“开元通宝”钱制铸钱,名“周元通宝”。铜质小平,隶书对读。“元”字第二笔左挑,背有月纹、星纹或星月纹。星纹或左、右或上、下,月纹不常其处,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穿之一角。每钱背月似为八卦方位之一。因此说月纹与阴阳五行、新生、日初上有密切关系。毁佛寺3336所,取铜像铸钱。种类很多,形制精美,有星月或龙凤等背纹。


  周世宗柴荣继位后,为筹措军饷,安抚百姓,于登基之初下令毁佛,将佛寺中的铜像销毁,铸成“周元通宝”。作为毁佛钱的一种,周元通宝在中国钱币史和宗教发展史上都产生过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二、绪言


  周元通宝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钱币,也是公认的五代钱币中做工较为精美的钱币。周元通宝用佛铜铸造,辟邪效果好,民间有些偏方还将其入药以用治病。


  周元通宝是国号钱,也是毁佛钱。史书记载:显德二年(955年),周世宗毁佛铸”周元通宝“钱,臣下有人不赞成,周世宗以理训示臣下说:“吾闻佛说以身世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于世,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有所惜哉!”群臣皆不敢言。世宗废天下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所,毁寺庙铜像铸成周元通宝,并派臣赴高丽购铜,禁止人民藏铜。


  三、历史背景


  自安史之乱后,处于唐朝时期的中国始终处于表面统一,实际割据的状态,局势一直动荡不安。唐天佑四年四月十八日(公元907年6月1日),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分裂行为也正式走向公开化。当时的中原一带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简称五代。北方有契丹势力和盘踞河朔的朔方军,定难军。南方也先后出现了十个大的割据政权,简称十国,此外还有许多小的藩镇势力。此时的中国与秦统一前的中国颇为相似。


  后汉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十一月,汉隐帝接连诛杀三位辅政大臣,又派人去邺都(今河北临漳)准备谋杀时任邺都留守的郭威。朝中人人自危,郭威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起兵至后汉首都开封。十一月二十一日,汉隐帝被杀。十二月,契丹来犯中原,郭威出征,途中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军变。将士们扯裂黄旗,披在郭威身上,并拥戴郭威为帝。一个月后,郭威登基,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仍定都开封。郭威在位三年,励精图治,中原一带经济有了很大复苏。由于郭威没有亲生儿子,故立养子柴荣为皇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周太祖郭威驾崩,34岁的柴荣继位,这就是周世宗。


  年轻的周世宗也是位明君。他一心想统一中国,结束分裂局面,让天下大治。当时大周国库空虚,铜材紧缺,为筹措资金发动对南唐和契丹的战争,也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周世宗决定下令毁佛,将佛像中的铜收集起来,仿照唐代“开元通宝”开铸“周元通宝”钱。周世宗的想法遭到佛教徒和满朝大臣的反对。不过周世宗柴荣才智过人,搬出了“舍身饲虎”的典故,他说:“佛是造福众生的,假如他活着,为了救人,他的真身都可毁去,又为何舍不得铜像呢?“此番言论,说得反对者哑口无言,只好服从。


  四、铸制


  钱文


  周元通宝钱文仿唐开元通宝钱文。改“开”为“周”,“周”字方正匀称,“元”字长横左挑,与开元通宝相比较扁,“宝”字较小。钱文为隶书,兼有篆书成分。钱文庄重,挺拔,深峻。五代十国时期的钱币大多铸工不精,钱文也大都夷漫不清,但周元通宝钱文非常工整,端正,故在五代钱币中,周元通宝的钱文首屈一指。


  形制


  周元通宝形制仿唐开元通宝形制,外廓较宽,内廓较细。真品周元通宝一般钱径在2.4厘米至2.5厘米左右,大型者达到2.58厘米,小型者只有2.26厘米;重量一般在3克至4克之间,最重者4.6克,轻者2.9克。周世宗重视铸钱,钱的形制基本一致。因此,对待形制特殊的周元通宝,要仔细鉴别。


  周元通宝基本为小平钱,也有少量大样钱铸行。小平钱以光背为主,也有背星月者,为开炉记。周元通宝炉记丰富,常见形式比较多。


  周世宗对铸钱很重视,据说曾在后殿设立几十座大炉,亲自督铸。后来民间也出现了不少私铸厌胜钱,普遍都很精致,故在做工上,周元通宝比较精美。对于做工粗糙者,要仔细鉴别。


  五、鉴别方法


  周元通宝由于是毁佛钱,具有吉祥的象征,且由于存世不多,故仿品盛行。所以鉴别真品周元通宝尤为重要。


  听声音


  真品周元通宝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铜质多被氧化,掷于地面声音较为暗哑。仿品则由于铸于近现代,掷于地上声音清脆响亮。通过音调值可以鉴别。


  闻气味


  对于真品生坑的周元通宝而言,由于它们长期埋于地下,有着纯正的泥土香味。而仿品则由于作锈,往往有刺激性气味。通过气味不同可以鉴别。


  看包浆


  对于传世的真品周元通宝,往往由于岁月的沉淀和千万人的触摸,生成了厚重的包浆。包浆通常呈现黄,橙红,鲜红,深棕等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真品周元通宝包浆凝重沉着,用冷水冲刷或用热水煮都不会掉。而伪品包浆轻浮,容易脱落,经不起这些考验。


  六、治病传说


  我们先来看一个药方:“古钱其铜焦赤有毒,能腐蚀坏肉,但取周景王时大泉五十千,宋四铢、二铢,及梁四铢,北齐常平五铢之类,方可用。”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对这个方子的补充是:“古文钱但得五百年之上者即可用,而唐高祖所铸开元通宝,得轻重大小之中,尤为古今所重。”这些都取自《本草纲目》卷八《金石部·古文钱》的内容,是讲“钱”的医用药用价值。卷中还有诸多药方,如治疗“时气欲死”须用“大钱百文,水一斗煮八升,入麝香末三分,稍饮至尽”,治“急心气痛”须用“古文钱一个,打碎,大核桃三个,同炒热,入醋一碗冲服”。李时珍先生用了卷中一个章节来专门记载此类内容。史学专家王子今先生认为,如果说古钱中的某些成分确有药效,借以医病尚可理解,而所谓“五百年之上者”、“唐高祖所铸”等等便有些神玄了。这让人想起鲁迅先生对中医药学神秘主义形式的批评。在这里我们不是要分辩其药效如何,或者中医药高明与否,仅从所举事例来看,倒是从它的“神秘主义形式”看到了“钱”的神秘力量,或者说是钱的厌胜意义。


  因为周元通宝是用佛铜铸的,所以衍生出许多关于此钱能治病的说法。在《书影》中说“妇人手握此钱,可治难产”;清代金陵(即南京)地区有难产妇女手持周元通宝即可顺利分娩的习俗,还有人说周元通宝能治疟疾。《秋灯丛话》说,清顺治初孝感多病症,或于古钱币中检周元通宝一文,持之即愈,远近宣传,每文值一缗。


  七、厌胜周元


  最早的厌胜钱出现在汉代,用钱来“厌祟”是因为它能“厌胜”。这不是绕口令。大约从汉代起,开始出现一种类似原始宗教的形式,叫作“厌胜”,也叫“压胜”,即“厌而胜之”,是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压服人、物或鬼怪的目的。用作厌胜的物品有很多,但若论用作厌胜品数量大、种类多的,还是要数钱币。而周元通宝由于是佛铜所铸,具有特殊意义,故民间私铸的非流通的厌胜钱颇多,甚至多于行用钱。上至宋初,下至现代,周元通宝均有厌胜钱铸造。这些厌胜钱的背面经常有龙凤,星斗,日月和吉语,用来表达辟邪趋吉的愿望,或者说是希望借钱的“神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它们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八、存世量


  不少钱币著文中介绍,周元通宝“铸量甚大”,“存世颇多”,把周元通宝与珍稀古钱相比,量是较多的。但周世宗在位只有6年,显德二年才开始铸币,只铸造了5年。故周元通宝与铸造了七百年的五铢、三百年的开元通宝相比,存世量相差悬殊,再加上部分百姓入药和千年的毁损,现今周元通宝的存世量已不很大,钱币市场上并不多见。


  九、版别图片介绍


  五代周元通宝背龙、背穿上佛像各一枚

五代-周元通宝版别及知识的介绍

  五代“周元通宝”压胜钱

五代-周元通宝版别及知识的介绍

温馨提示:钱币收藏是一种文化传承,收藏不仅是一种兴趣,更是对文化的一种保护。热爱收藏的藏友欢迎加入钱币收藏交流,为大家提供交流、鉴定、回收、估价服务。实时行情变化一手资讯信息!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